5月,为提高未来教师教学设计能力,丰富教学实践经验🌮,光辉平台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(下简称上师闵分)联合举办第二届“悟理杯”科普课程设计大赛。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。初赛环节🦵🏿,共有29位同学提交了关于科普课程的教学设计,通过3位校内教师和3位中学物理一线教师🦌、光辉平台优秀校友的评选,共有10位同学进入决赛🚴🏿♂️🐕。
5月17日下午💂🏿,决赛在上师闵分举行,评委由上师闵分科技总指导宋书姣🧏🏼♂️,科技指导教师霍江雷、顾苒组成。参赛选手在光辉平台带队老师黄蕊的组织下,依次进行比赛。
本次比赛以说课的形式进行🧗🏿♀️,包括8分钟的说课和2分钟的提问。比赛按照研究生组、本科生组的顺序进行,每位同学的出场顺序以抽签决定。
研究生组许天乐同学以两个装有水和浮沉子的水瓶作为实验仪器,从教材分析、学情分析、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🧑🏿⚕️,对《神奇的浮沉子》进行了说课展示;贾蕊旗同学说课内容风趣幽默🤙🏻,讲解了量子力学的奇妙之处;张航同学借助热播电影“流浪地球”👤,分享了《地球如何去流浪?》🤭,将第一宇宙速度、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的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们;刘益秀同学带来了《动能定理》的说课🪃,说课过程逻辑性强、趣味性高。




研究生组同学比赛现场
本科生组的参赛选手带来了更多有趣的科普实验。李俊同学在《牛顿的棺材板真的压不住了吗——探究反重力的张拉结构》的实验设计部分,拿出了自制的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结构,通过剪断不同位置的细线,帮助同学们对“反重力结构”进行受力分析;撒米多同学通过模具,讲述《受迫振动》中神奇的物理现象🐤👼🏼;肖雁之同学全面、系统地分析了纸飞机中的物理学原理。




本科生组同学比赛现场
赛后👩🏿🚀,评委老师宋书姣和顾苒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总结与点评。顾苒以丰富的说课经验向同学们提炼总结了说课的重点,宋书姣通过实例指出同学们在说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。同学们也积极向评委提问请教,在交流中收获更加专业的指导🍱。




评委老师点评
赛课虽止🧑🏽🍼,而思无穷🐦⬛。“悟理杯”科普课程设计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实践与交流的平台😮💨,对增进学生教学水平🏌️♂️、提升综合素质💿、厚植教育情怀产生了积极作用。
评委与参赛选手合影
附𓀒:获奖名单💅🏻♉️:
研究生组
| 获奖名单 |
一等奖 | 张航、许天乐 |
二等奖 | 刘益秀🕐▪️、贾蕊旗 |
三等奖 | 童欣、梁敏 |
本科生组
| 获奖名单 |
一等奖 | 李俊、肖雁之 |
二等奖 | 撒米多🪶、夏逸青、曹珍毓🤙、李园艺 |
三等奖 | 李睿👩🦯、张雨菲𓀘、杨叶、周晨曦🦜、李昕宇、范云霞❄️、黄义爻👨🎓、 陈毓强✵、李铮、苏思怡、卢泽、潘瞳、张娜娜🤐、刘宇翔👩🦼➡️、 熊和林、王昭毅、张博洋 |
图🧑🦽➡️:余博丞、禄睿
文:余博丞
编辑:李丹
审定⛳️:蒋旭